传统消防痛点难“灭” 浙大正呈智慧消防引领转型升级
引言:夏季高温炎热,是各类火灾事故的高发期,住宅、厂房、仓库以及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风险加大。火灾是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元凶之一,据统计,2013年至2017年夏季(5至9月)发生火灾61.8万起,亡2644人,伤2631人,直接财产损失81.7亿元。
电气火灾是夏季常见火灾类型,由于用电管理不当,电器在高温条件下极易着火。日前在义乌市北苑街道柳青八区25幢1单元一处仓库中,由于电脑桌插板过热从而引发了火灾,万幸的是,仓库内安装的智能无线独立式烟感报警器快速探测到了火情并发出警报声,同时,北苑专职消防队接到无线智能烟感后台服务器电话报警,村志愿消防队值班人员也通过村内值班室大屏智能烟感后台发现报警,双方人员立刻赶到现场参与救援,避免了一场灾难的发生。
据了解,家庭、老旧建筑、工厂、仓库、九小场所等地是火灾高发区,这些场所建筑功能复杂、人员众多、管理难度大,火灾隐患量大面广,致灾因素多、火灾风险高。尤其是一些商业场所,相关负责人缺乏必要等消防安全常识,对于存在的一些隐患久拖不改,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除此之外,传统的消防工作也存在监管不严、失控漏管等现象,以及警情发现不及时、火灾隐患无法实时掌控、信息描述不准确延误救援等突出矛盾。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发展,传统等消防工作亟需升级转型,必须主动运用大数据,积极尝试采用物联网、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提高消防管理水平,为消防工作“破局突围”提供核心驱动力。在这种趋势下,消与防相融合的智能烟感系统,成为智慧消防的重要发展方向。
浙大正呈基于NB-IOT的火灾初期预警解决方案由智能无线独立式烟感报警器、智能消防管理平台及烟雾报警移动APP组成,通过采集和发送消防报警终端设备的运行状况,利用通信平台联入控制中心计算机,当烟雾浓度、温度、可燃气体浓度触及设定预警阈值,平台第一时间通过基层消防站大屏、短信、电话向用户发送远程告警信息给管理人员,协助消防监管部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
方案目前主要针对独居老人住宅、市场商铺、老旧建筑、九小场所等消防改造需求,除设备搭建外,还专门建设了适合于基层消防工作需要的管理信息平台,依托“四个平台”信息指挥中心,实现消防工作的扁平化、信息化,形成结合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和应急救援延伸服务,构建业主、村居、网格、街道等多个层级联动的共享、共管、共治的智慧消防服务体系。
此次义乌北苑街道仓库起火事件之所以能够被及时发现、扑灭,正是得益于浙大正呈基于NB-IOT的火灾初期预警解决方案的应用。通过采用最新的NB-IOT窄带传输技术,北苑街道完善了不同场景的设备体系,实现对烟雾的精准报警和对起火点的精准定位引导,截止目前在试点村居和行业,共安装智能烟感762只,成效初显,2018年第一季度火灾较2017年下降39%,为“平安北苑”建设夯实了基础。通过对居住出租房、“九小场所”、中大型经营场所和宗地企业四个层面的消防网建设,初步实现了消防工作的前置化、智能化。
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如何有效防范火灾、确保消防安全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智慧消防的出现,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消防方式的痛点,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与消防工作的有效融合,能够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实时掌握火灾情况,智能应对处理,做到防火救灾,化被动为主动,确保消防安全,加速推进“平安城市”建设!